【香港證件有三顆星福利】解構香港身份證 |香港身份證 |香港永居身份 |

0 minutes, 18 seconds Read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現金1萬元。「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有何?

財政預算案202026日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現金1萬元,可惠及700萬人,涉款711億元。政府會會撥款後,公佈計劃節。

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有何?很多人「三粒星」和「居民」劃上號,但事實是否如此?為大家拆解:

香港居民分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前者是香港出生或住7年,後者是未在香港居住夠7年。各種資源方面,永久性居民非居民有多?

房委會條例,公屋限合資格永久性居民申請,單身人士例,只要入息及資產上限,超過10,100元及236,000元,可向房委會遞交申請表輪侯「上樓」。

至於購買資助性房屋,如居民及市建局下轄煥然壹居,只限香港永久性居民申請購買。

這是否代表非永久性居民只能租買私樓呢?事實上,房委會限制非永久性居民作為申請人,若家中有年18歲香港永久性居民,非永久性居民是可以家庭成員資格,申請公屋及購買資助性房屋。

舉個例子,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男士A北上娶妻B,B夫妻團聚獲批持單程證赴港成為香港居民。B屬於非永久性居民,不能作為申請人,但可A夫妻名義申請二人公屋。

接受教育是國際公認基本人權,不論是居民還是非永久性居民,可享有同等教育權利。

無論申請園入學、一及中一派位、以至申請入讀大學,兩者入讀機會屬,學費。

非永久性居民如有經濟需要,想申領車船津貼、書簿津貼或學費減免,只要符合學生資助辦事處入息及資產限額資格,亦可申請。

醫院管理局收費指引,持有《人事登記條例》(第177章) 簽發香港身分證人士,包括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符合資格使用獲資助公營醫療服務人士,如普通科門診每次50元、急症室診症180元,及專科門診首次診症135元,其後每次80,每種藥物收費15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非永久性居民身份簽證書(俗稱黃簿仔)過期,醫管局是會非本港居民指引收費。

公務員事務局公佈公務員入職要求,《基本法》第99條,1997年7月1日或以後受聘公務員,是香港行政區永久性居民 。

來説,拿香港身份是得到香港身份證,但身份證和永居身份還是有區別。今天來説説香港身份證、香港永居身份、香港護照幾類證件順序和關聯。

香港居民身份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區別於,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者,有權利申請香港特區護照。但是香港居民身份與香港居民身份享受福利基本相同。住7年後,可以申請成為居留公民,申請香港特區護照。

如果你是通過優才、專才或者是香港進修的方式,拿到了香港身份。這裏説香港身份,拿到香港居民身份證,有了這張身份證,並不是香港永居的身份,不能辦理香港護照,户口户籍還是內地。

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人士,能香港生活和工作。港住7年後,可享有香港義務教 育、醫療、生育福利。

拿到香港居民身份證後,符合香港移民監要求7年後,可以正式申領香港永居身份證,可以申請香港護照。這時候內地户口原則上,沒有註銷,沒有任何法律規定了拿到香港永居身份,內地户口會註銷。

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是入境處簽發擁有香港居留權人士身份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俗稱“三粒(顆)星”,他們持有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上,注有 (***)標記而得名。

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比香港居民身份證所享有權利多,例如投票權、公共房屋申請及社會 福利救濟金申請、生育或部分醫療補助比例。另外,出國旅遊原始國護照申請簽證。

延伸閱讀…

解構香港身份證「三粒星」不等於「永久居民」

香港身份證≠香港永居身份≠香港護照?三種證件是什麼 …

香港政府條例,香港護照是香港居民才可以申領。

香港入境處規定:任何人如有意申請香港行政區護照,滿足以下要求:

這裏要注意是,拿到香港永居身份符合資格申領香港特區護照資格!

因為申請香港特區護照有一個大前提,那你得是中國公民,來説你具有中國國籍。

擁有香港特區居留權,説你擁有下面這些權利:

●會遣送離境(非法入境香港人士,以及各管制站拒入境旅客)。

所以,拿了香港永居代表你可以拿到香港護照。如果你屬於拿了香港永居的外籍人士或喪失香港特區居留權中國公民,那不能申請香港護照了。

全世界一共23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有195個,地區有38個,香港護照可免籤+落地籤國 家有168個:包括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瑞典多個國家。

延伸閱讀…

香港永久居民|網傳換身份證填錯國籍會失「3粒星」? 智能 …

【網上流傳】換新身份證填外國籍失三粒星

「身份證上會取消3粒星,日後港睇醫生住院,是當外國人收費呀!想返轉頭要求更改資料冇得改,記得提醒親友呀!」

但入境處早前解釋,除非是申請人另外作出申報國籍變更申請,否則即使更換智能身份證申請表上填寫其他國籍,代表其香港失去中國籍,或導致身份證上失去「3粒星」標誌。

入境處資料,「3粒星」並代表香港居民。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上「***」標誌,所代表是「持證人年齡18歲或以上及有資格申領香港行政區回港證」;如果是「*」,即僅「1粒星」,則代表「持證人年齡11歲17歲及有資格申領香港行政區回港證」。

至於「星星」後面有兩個英文字母,第一個字母代表「持證人香港居留身分」,其中「A」代表「持證人擁有香港居留權」、「C」代表「持證人登記領證時香港居留受到入境事務處處長限制」、「R」代表「持證人擁有香港入境權」、「U」代表「持證人登記領證時香港居留受入境事務處處長限制」。

而「A」、「C」、「R」、「U」後面第2個字母則代表「持證人申報出生地」,「Z」代表香港」、「X」代表內地、「W」代表澳門、「O」代表其他地區。至於「B」「持證人報稱出生日期或地點自首次登記以來,作出更改」,「N」為「持證人報稱姓名首次登記後,作出更改」。

只有在身份證上有「*」或「***」「星星」標記香港居民,以及有香港入境權「R」標記身份證持有人,可以使用澳門行政區「e-道」自助出入境,但記得需預登記。而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持有人,可澳門逗留1年。

大多身份證號碼一個英文字母加上6個數字組成,而開首字母代表含義:

A:首批身份證,1949-1962年間簽發,大部份人1950年代之前出生
B:1955-1960年市區辦事處簽發
C:1960-1983年新界辦事處簽發,多於1946-1971年間香港出生
D:1960-1983年港島辦事處簽發,多於1946-1971年間香港出生
E:1955-1969年九龍辦事處簽發,多於1946-1962年間香港出生
F:2020年2月24日起首次獲簽發身份證人士
G:1967-1983年九龍辦事處簽發,多於1956-1971年間出生
H:1979-1983年間港島辦事處簽發,多於1968-1971年間出生,香港以外出生者主
J:領事館僱員
K:1983年3月28日1990年7月31日首次登記身份證人士,多於1972-1979年出生
M:2011年8月1日起首次登記身份證人士,多於2000年起香港外出生
N:2019年6月1日起於香港登記出生人士
P:1990年8月1日2000年12月27日首次登記身份證人士
R:2000年12月28日2011年7月31日首次登記身份證人士
S:2005年4月1日起於香港登記出生人士
T:1983-1997年間簽發,電腦系統故障時使用備用號碼,故很少人持有
V:1983年3月28日2003年8月31日獲簽發簽證身份書11歲前以下兒童
W:1989年11月10日2009年1月1日首次登記身份證外籍勞工及外籍家庭傭工
Y:1989年1月1日2005年3月於香港登記出生人士
Z:1980年1月1日1988年12月31日於香港登記出生人士

於「M」是後身份證字母單位,故「M」字頭完後,政府會引入雙字母身份證號碼。另外,某些字母如「L」、「T」是電腦系統故障時使用備用號碼,則因此。至於「N」字頭易生,而政府棄,指當局簽發一張「N」字頭身份證,但現時2019年6月後出生人士使用。

  其中有個贊回答是【香港有兩種身份證!】??只有我一個人以為這是常識麼?兩種身份證沒有那麼玄乎,説了“香港居民身份證”和“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雖然三個字,但很多方面還是有些許。永居身份證帶處,只有7年老港漂才能知道。居民身份證這是是發給沒有居留權人士身份證,像很多人通過申請香港專才、優才等人才計劃拿到居民身份證,而不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持該身份證件人要港7年後,滿足“香港為常住地”條件,才可以申請成為香港居民以及申請特區護照。永久性居民身份證這是簽發擁有居留權人士身份證。因為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上注有 “***”標記,所以有“三顆星身份證”稱。擁有這類身份證人可以説是意義上“香港人”。那麼,優才計劃獲批香港居民身份與居民身份有什麼區別呢?挑幾個方面來説説吧!內地福利:其實如果居住香港,那麼教育、醫療以及社會福利方面,這兩種身份所享受福利基本相同,可出入香港,子女可以參加香港DSE考試,港讀書、工作或居住受任何限制。於生活內地人來説,只要拿了香港身份證中任意一種後,內地居民同等權益。內地業、居住和讀香港居民擁有社保卡,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方面和內地居民一樣享受同等權益,意味着可以享受香港內地雙重福利。而香港永居居民可以享受到多福利,比如香港居民大灣區9市無條件購房;子女無門檻入讀外籍國際學校;子女通過華僑生聯考低分讀清北名校;以及個税補貼15%、就業創業支持補貼、免税購車、養老福利。教育方面:香港,不管是居民還是非永久性居民,可享有同等教育權利。無論申請幼兒園入學、一及中一派位、以至申請入讀大學,兩者入讀機會屬,學費。非永久性居民如有經濟需要,想申領車船津貼、書簿津貼或學費減免,只要符合學生資助辦事處入息及資產限額資格,可申請。醫療方面:香港醫院管理局收費指引,持有《人事登記條例》簽發香港居民身份證或香港居民身份證人士,符合資格使用獲資助公營醫療服務人士。如普通科門診每次45元、急症室診症100元,及專科門診首次診症100元,其後每次60,每種藥物收費10元。公屋福利:於特區政府規定收入水平以下永久性居民可申請公屋,非居民沒有資格申請。單身人士例,只要入息及資產上限,超過10,100元及236,000元,房委會遞交申請表參輪候。至於購買資助性房屋,只限香港永久性居民申請購買,而持香港居民身份證非永久性居民只能租買商品房。護照申請:持有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人士可以申請特區護照,可免籤及落地籤全球168個國家和地區。但持有居民身份證人士需要提前申請簽證。公務員資格:公務員事務局公佈公務員入職要求,《基本法》第99條,1997年7月1日或以後受聘公務員,是香港行政區永久性居民 。意思只有持有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人士,才有資格受聘成為香港公務員,而持有居民身份證人士不能應聘公務員職位。續簽差異:持有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人士無續簽要求,而且多年離境會取消身份。但通過人才入境計劃獲得居民身份證人士,第一次有效期2年,2年後達到“居住”條件簽,續簽模式2+3+3。直到滿足7年性居住要求,可以申請永久性居民身份證。顯而易見,無論是香港居民身份證是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有着無倫比優勢,可以生活方方面面中給予我們支持。一張身份證可以給生活帶來這麼改變,可以説是來性價比投資了。

一人申請,全家可獲香港身份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