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經社部人口司《2020年國際移民存量》數據,截止2020年,中國外移民存量達到1046萬人,女性和男性人數是569萬和477萬。當中,熱門國家是美國、韓國以及日本。
報告顯示,移民美國中國人數多,達到218萬人,其次是韓國,達到80萬人,第三位是日本,有77萬人。至於排名第四十國家有,加拿大(69萬)、澳大利亞(65萬)、新加坡(43萬)、義大利(23萬)、英國(20萬)、西班牙(18萬)以及孟加拉國(16萬)。
美國是這個世界上發達國家之一,選擇移民過去人數是可以理解。讓人無法理解是移民孟加拉國有那麼多人,移民人數多達15.9萬人,移民德國和新西蘭人多。
若移民選擇目的地地區劃分,人數分佈情況是:東亞/東南亞約501.6萬人;歐洲/北美412.3萬人;大洋洲80.6萬人;中亞/南亞29.3萬人。
你有【馬雲去哪兒】傳馬雲現身香港,來港會晤重量級財金界人士【説香港故事】陳茂波世界各地邀人來港,陳茂波:「香港返嚟啦!」【復路】南韓本月底廢除室內口罩令:強制室內戴口罩,但哪四類場要佩戴?【日本旅行】日本去年12月遊客數量超100萬,前年同期激增113倍【強國交通】中國推出國家級交通出行平台,中國官方「強國交通」App料佔市場總運力90%以上
如觀看關文章,請瀏覽 Business Digest
◪繼續閲讀,獲得熱門搜尋資訊!即睇熱門搜尋結果
◪繼續閲讀,獲得熱門搜尋資訊!即睇熱門搜尋結果
◪繼續閲讀,獲得熱門搜尋資訊!即睇熱門搜尋結果
◪繼續閲讀,獲得熱門搜尋資訊!即睇熱門搜尋結果
◪繼續閲讀,獲得熱門搜尋資訊!即睇熱門搜尋結果
港鐵公司(00066)物業及國際業務總監鄧智輝於傳媒午宴透露,為配合政府「開心香港」(Happy Hong Kong)活動,港鐵旗下商場會於5-8月份推出串推廣活動,當中會配合電子消費券提供優惠,涉資4000萬港元。他稱,本港通關後首兩、三個月,港人離港外遊,但至兩月關口海岸車務服務正在遞增、人流量增多,他認為零售有正面影響,個別板塊見明顯復甦。另外,港鐵綠楊坊今年開業40週年,今日舉辦開業40週年派,答謝市民以來支持,楊坊推出一系列購物優惠及商户折扣,包括「四重激賞」、「40週年感謝折」及 MTR Mobile 登記用户「春日回贈」消費優惠活動。此外,由4月29日5月1日一三日,楊坊「香港家庭福利會」於商場2樓活動專區合辦 「荃家工藝坊」,透過環保及共融理念主題活動,與市民愛關懷帶入社區,實踐建設社區使命。另一方面,楊坊配合港鐵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實各項環保節能減廢措施,包括減少派發雨傘膠袋、推動商場食肆減少廚餘、設置「逆向自動售貨機」(入樽機)回收膠樽供循環再造,楊邨停車場則設有電動車充電設施,巿民
銅鑼灣皇室堡、尖沙咀 The ONE 及姜濤香港後援會為「薑糖」準備串慶祝活動,包括皇室堡「Keung To 430 生日嘉年華」、銅鑼灣地帶 Keung To 23+1 生日主題大型告版及尖沙咀 The ONE「Keung To 430 甜蜜蜜 Café」。今早,「姜濤灣」出現人潮,於皇室堡「Keung To 430 生日嘉年華及銅鑼灣地帶一帶聚集大批「薑糖」,他們小姜姜小濤濤配襯生日服飾於皇室堡「Keung To 430 生日嘉年華」大型佈置及銅鑼灣地帶四塊大型廣告牌前打卡。皇室堡中庭及 The ONE 螢幕播放著糖糖們製應援電子生日卡,高調偶像送上祝福,成為另一打卡熱點。有「薑糖」於尖沙咀 The ONE「Keung To 430 甜蜜蜜 Café」訂購生日蛋糕及甜品於現場慶祝。#姜濤 #薑糖 #皇室堡 #The ONE
◪繼續閲讀,獲得熱門搜尋資訊!即睇熱門搜尋結果
美國人口普查局有相關中國人移民美國數據,但表述上稱為“中國出生居住美國者”。其定義是指出生中國,現在美國居住。
所以嚴格意義上講,美國人口普查局關於中國人移民美國數據有一部分是非移民類別,像留學生如果畢業後能美國找到工作,可以轉換成移民簽證。
因此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數據不能説是移民數據,而只能看成是中國出生者居住美國人數數據。
截止到1960年,中國出生者(包括香港出生者)居住美國人數不到10萬人,99735人;
到197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美國人數上升到17.2132萬人,10年間增加了7萬多人;
到198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美國人數累計到36.65萬人。
1980年後中國出生者居住美國人數上升,截止到199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美國人數67.6968萬人。
截止到200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美國人數119.2437萬人,1990年2000年這10年間,中國出生者居住美國人數增加了50多萬,每年5萬人左右。
而截止到201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美國人數180.8066萬人,2000年201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美國人數增加了60多萬,每年6萬人左右。
而聯合國提供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有220萬中國出生者居住美國。
觀察中國人移民美國實際情況,如果要去除水分,數據應是中國人獲得美國居留權(綠卡)人數,這才是意義上移民數據。
美國國土安全部統計數據相當權威,有每一年中國人獲得美國居留權信息。
美國國土安全部統計,1980年1990年,中國人(包括香港居民)獲得美國綠卡人數28萬3029人。
1990年1999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人數45.8952萬人。2000年2010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人數72.0157萬人。
2011年2012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人數16.88萬人。這樣1980年2012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人數總計163.0938萬人,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間中國人移民美國實際數據。
獲得美國綠卡,如果加入美國國籍,還是中國公民。所以移民美國中國人當中有多少人加入美國國籍,是觀察中國人移民美國另一個指標。
美國移民局統計數據,截止到2000年,共有7.1599萬名中國公民(包括香港出生者)獲得美國綠卡後加入美國國籍。
美國國土安全部統計數據,2001年2010年,共有32.8981萬名中國公民加入美國籍,每年3萬多人。
綜合上述兩組數據,截止到2010年,共有40.058萬名移民美國中國人加入美國國籍,如果160多萬獲得美國綠卡中國公民數字相比,移民到美國中國人加入美國國籍人數比例不算。
中國人是靠什麼途徑移民美國呢?2010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各類途徑,主要是四種方式。
一是直系親屬移民,比如子女為父母移民、父母為子女移民,這類移民獲得綠卡人佔當年獲得綠卡人數比例19.2%。
二是非直系親屬移民,比如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移民,這類移民獲得綠卡人佔當年獲得綠卡人數比例34.1%。這兩類親屬移民構成了中國人移民美國主體,佔當年獲得綠卡人數53.3%。
延伸閱讀…
三是職業性移民,美國獲得學位後通過僱主辦理移民簽證,可獲得居留權。這類獲得美國綠卡人可謂是人才類,是美國最希望通過移民政策來吸引人才重點。2010年,職業性移民佔當年獲得綠卡人數25.3%,比例。
四是通過庇護獲得美國綠卡,這類人佔獲得綠卡人數21%。
中國富人通過投資移民方式進軍美國數量中國人移民美國中所佔比例,但於涉及到投資,其受關注度高昂。
2006年2012年3月,美國共批准14708件投資移民案,其中一半是中國人申請投資移民案。即使投資額50萬美元計算,中國富人為移民美國進行投資超過35億美元,而且2013年和2014年是中國富人申請美國投資移民一個峯期,據福布斯雜誌報道,2013年,美國批准的投資移民案,中國富人佔了80%。
美國,來中國大陸華裔移民事哪些職業?他們經濟地位如何?這些是令人感話題。
看一下美國華人所事工作狀況。美國馬裏蘭學學者研究,美國華人三大領域就業人數多。
如果細分,華人美國事行業主要集中4個方面,這4方面僱傭人員佔華裔勞動力大軍60.9%。
行業是教育服務(像各種課外輔導班、SAT考試複習班、中文教育)、醫療和社會輔助服務(如置業介紹、移民服務),就業人員佔19.9%。
第二位是藝術、娛樂、旅遊服務、酒店和餐飲業,就業人員佔15%。其中餐飲業是華裔移民美國生存支柱產業之一,遍佈美國主要大都會城市中餐館成為中國文化一個象徵。
排第三位是製造業,就業人員佔13.5%。
排第四位是專業性職業、科學和管理行業,就業人員佔13.3%。
此外,華人業人員多行業包括:批發零售業,業人員佔12.7%;金融房地產業,業人員佔8.6%;通訊業,就業人員佔3.2%。
職業類看,華裔事專業領域、管理及相關領域佔52.2%,人口比例超過一半,這華裔人口高學歷統計。
而美國專業人員及管理人員比例31.6%,於總人口三分之一。華裔事農林漁業人口比例0.1%,於全美0.7%平均水平。此外,事建築業、修理行業、製造業、交通業基礎行業人口比例11%,不到全國平均水平一半。
美國華裔移民中80.4%人屬於工薪階層,主要私人企業工作。
延伸閱讀…
13.2%美國華人是政府機構或是政府支付薪水部門業,6.1%美國華人是自己開業闆。
華人政府機構工作和自己做闆人數比例於美國平均水平,美國人政府機構或是政府支付薪水部門就業人數比例14.6%,自己開業闆人數比例6.5%。華裔第二代自己開業闆比例,2.5%。
美國18歲64歲華裔男性就業人數三大職業排在首位是餐飲業,業人員佔男性勞動力總數8.2%。
其次是計算機軟件開發相關領域,就業人數佔7.5%。
中國人口60年來首次萎縮,官方預期中提早了九年。「三孩」政策不見效,同時面臨「潤潮」人口流失,有90後青年冒險「走線」南美難民路線偷渡到美國。
香港移民潮方面,大批港人在台灣陷入法律及政治困局,申請「定居」時處處碰壁,多人決定「二次移民」到西方國家。
過去一週,BBC中文有以下新聞內容受到讀者關注。如果你錯過了,帶你一一回顧。
中國公佈2022年人口數據,顯示該國人口60年來首次出現萎縮。
中國公佈2022年人口數據,現在人口14.118億人,上一年年末減少85萬人。
這是1960年代初毛澤東領導「大躍進」運動後,該國遭遇饑荒來,人口首次下降。有分析指, 這標誌著中國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實施兩年「三孩」政策效果不彰。
學者易富賢BBC中文表示,人口減少官方預期提前了九年,意味著中國過去幾年政策制定是基於錯誤人口數據,未來需要改變許多社會和經濟政策。
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出現多「潤」出國(英文「run」諧音,意指離開)討論,希望移民或移居他國。
有民眾「規」方式,隨著南美洲難民腳步,穿越巴拿馬雨林,一路向北到達美墨邊界,「翻牆」偷渡進入美國,他們這一條非法入境路程叫做「走線」,BBC中文訪問了其中兩名「走線」青年。
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移居台灣人數到上萬人,但獲官方批出定居身份(取得身份證)人數每年維持千餘名水平。
BBC中文瞭解到,過去一年大批投資移民港人放棄等待台灣身份,改為「二次移民」到英國西方國家。他們説台灣局朝令夕改,制度混著處理,並用「拖字訣」讓港人知難而退。
有學者指,「台灣沒有移民政策,只有移民行政」。背後層原因,包括中華民國《憲法》及《港澳條例》引申出的法律問題,執政民進黨受派系及選舉考量影響,以及兩岸關係張加劇國安危機。
美國宣判一宗工業間諜案,展現美中兩國科技領域爭鋒。
59歲美國華裔工程師鄭孝清盜竊通用電力公司(General Electric Power)關鍵技術,被判監兩年。他指時中國「千人計劃」中一員。
【移民/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20】移民近年成為熱話,《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20》指出,截至2019年,全球累計國際移民達到2.72億人,佔全球人口3.5%。移民輸出總量計算,中國排世界第三,有1073.23萬人移民,目的地美國主,其次是日本及加拿大。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2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全球化智庫(CCG)和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研究編著。報告指出,累計遷往香港227.23萬人及遷往澳門29.76萬人外,截至2019年大陸輸出移民前20目的地美國首,有288.92萬人,其次是日本78.48萬人及加拿大69.15萬人。